(3)试验步骤
取编有序号的150ml烧杯4只,分别加入确定后的试验用清洗剂100ml和大小适宜的污垢样块,然后用分刻度移液管按比例分别加入确定已作记录的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缓蚀剂,用玻璃棒混匀后按序分别放入编有序号并已称重的试验金属挂片,同时记录下试验起始的时间(如不是常温而有温度要求的,就要将烧杯放置在控制一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试验一般控制在8~12小时(时间长短对试验本身没有大的影响,但为试验所得腐蚀率数据的准确性,通常提倡试验时间长一些)试验结束后,用钳子取出金属挂片,先在自来水中冲刷干净,然后用无水乙醇脱水后放置于干燥中2~3小时(挂片试验前也要放置在干燥器中相同的时间),最后取出后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金属挂片的重量,记录在试验报告单上,根据金属挂片的失重,挂片的表面积等按下式计算出各组挂片的腐蚀率。腐蚀率的单位有腐蚀深度指标毫米/年与腐蚀重量指标克/米2·小时,两种单位可相互换算,通常采用腐蚀深度指标。
腐蚀率,克/米2·小时
式中:
V-——腐蚀速度(克/米2·小时)
g0——表示试样腐蚀前重量(克)
g——表示试样腐蚀后重量(克)
S——试样的表面积(米2)
t——腐蚀的时间(小时)
腐蚀率,毫米/年
式中:
d——金属密度(克/厘米2)
VL——腐蚀速度(毫米/年)
2.缓蚀剂的选定
根据试验结果即各组挂片的腐蚀率和其它一些因素可确定所选缓蚀剂的种类与使用浓度。通常腐蚀率越小表明其缓蚀剂性能越好,故一般选定腐蚀率小的挂片试验组的缓蚀剂为中选缓蚀剂。但当几种缓蚀剂的缓蚀能力相差不大,即各组试验挂片的腐蚀率接近时,就要从经济、低浓度、安全诸方面考虑确定。应该指出的是,所中选的缓蚀剂缓蚀能力必须达到化学清洗的要求,即试验挂片的腐蚀率要小于10毫米/年(实验室所获得的腐蚀率试验数据与实际清洗时对设备的腐蚀率有一定差距,故实验室对腐蚀率的要求应高一些),否则就要重新选择,这种情况较为少,可能是由于垢样的某种化学组分破坏了缓蚀剂的性能。
五、清洗的确定
经过上述的几步试验,就可科学地确定清洗液的配方了,即可选定清洗剂的种类、浓度和缓蚀剂的种类、浓度了。